被誉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高新区近年来不断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在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中先行先试,为两万多家中小企业创造良好创业环境,培育企业创新基因。
1987年,光谷还只是“科技一条街”。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研究生毕业的黄立,成为湖北省电力实验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师。1999年,黄立辞职下海,以东拼西凑的30万元在光谷创立了高德电气,将他所熟悉的红外热像技术进行市场化开发。当时,这一打破铁饭碗的举动,引来周围人不解。
10年后,高德电气下属子公司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如今,高德电气已拥有近600名员工、总资产过6亿元、年销售额5亿元。
创新创业一直是光谷人最为自豪的“基因”。从1988年成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到2009年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无数名像黄立一样的创业者在光谷写下传奇。2013年东湖示范区新注册科技型企业3900多家,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15家。
光谷里高校众多,很多企业是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创办,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骆清铭便是其中一个。然而,他带领团队历经8年攻关,成功研制的高分辨全脑神经元网络可视化仪器却遭遇了转化难题。
“我所在的光电国家实验室还有500多项科研成果躺着睡大觉,时间久了,就会失效。”骆清铭说,实现产业化才能让科研投入保值、增值。
为破解长期存在的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市场应用等问题,光谷推出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新政,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光谷2013年专门出台《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允许高校师生休岗休学“下海”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七三开”,研发者得70%,尺度之大,一度引发全国关注。新政实施以来,光谷已有300多项成果入园转化。
“回顾东湖从高新区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历程,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说,光谷80%以上的成果、80%以上的企业和80%以上的产值和税收都与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关。
近几年,光谷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光通信领域80%的重点课题,打破了国外对高端数控机床、万瓦激光器等领域的封锁,主导创制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82项。张文彤表示,在创新路上,光谷不把创新当成目标考核,也不简单等同于科技创新,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更多地注重培育创新基因,激发创新活力。
展望未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表示,光谷将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条主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把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体制区、开放区、创业区、产业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成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认为,光谷在“光”更在“谷”,“光”只是产业形态,“谷”才是根本,是核心。“‘谷’的核心是勇于创新改革的体制机制,是一种‘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李鸿忠认为,只有营造出“谷”效应,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带动湖北乃至中部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