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美国好莱坞电影《通缉令》中,神秘组织“互助会”中的杀手拥有超凡枪法,他们通过手腕的抖动,就可以让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随意拐弯,取敌性命。
从前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如今变成现实。近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官员称,研究人员和美国国防部目前正在测试一种可在飞行途中改变方向的新型机动子弹。
今年7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还播放了测试这种子弹的视频,视频当中50毫米口径狙击子弹两次被射出,在第二次测试中,测试员故意射偏,但子弹在空中可以自我修正,最终还是成功击中目标。
不必根据风向、天气、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倾斜的角度以及目标移动来作出复杂的调整,这会拐弯的子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它的横空出世又会带来哪些革命性变化?中央台记者专访了《兵器知识杂志》副主编熊伟。
虽然我们都喜欢科幻小说,但是现实往往比小说还要离奇,而许多现实中的技术其实也都是受到科幻小说的启迪才能够与我们见面。就像这会拐弯的子弹。
问题1、基本原理是啥?
尽管武器计划的研究人员们并没有正面给出技术要领,但《兵器知识杂志》副主编熊伟推测,这种神奇的子弹最终离不开“激光导引”技术。
熊伟:根据公开资料,它的激光制导有两种推测:第一种就是像导弹一样,在子弹的头部,有一个小的激光导引头,能接受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接到这个激光束后来自己判断飞行方向和目标之间的差角,然后做出修正。这个叫激光半主动制导。
另外一种,是从照片上看,子弹上没有光学制导头,是用激光驾束制导的,就是射手朝着目标打一激光,然后子弹在激光束里飞,如果飞偏了,尾部会有一个接收器,可以发现是否偏了激光束,之后通过修正回到激光束上面,所以是激光束指到哪,子弹就会往哪儿飞。
问题2、研制难度在哪儿?
尽管现在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发展的很快,微型化、小型化已经不算什么事儿了,熊伟说,但能做出一款可以安装在小小子弹上的激光接收器、微型计算机,并在高速飞行状态下完成火控计算,这事想想都觉得够高精尖,研制难度绝对是5颗星。
熊伟:子弹在飞行时要承受非常大的冲击力,也就是子弹发射过载很高的情况下让激光导引头、激光接收器、微型计算机要去做到承受高压、高温,那就需要对可靠性和强度上有非一般的要求的了。
熊伟说,控制高速飞行中的子弹,并让子弹长眼睛可以自行修正轨道,制导子弹能做到这一点全赖于子弹身形的细微改变。
熊伟:从照片看,在子弹的后部中间有段缩小,相当于有一个蜂腰,在蜂腰上有4片很小、很窄的弹翼,不超过子弹的直径,因为这样才可以从枪管里发射,但是在尾部有一个类似锥形裙子一样的东西,所以它可能是如果发现子弹偏左了,需要右转,那就由右边弹翼的地方收缩,把尾部一段裙子一样的弹体朝右边偏转,就和舰船后面的舵偏转一样,这样由于气流的作用,弹体就会向右转弯,然后瞄准目标,重新调整到新的方向。
问题3、有了这种子弹就能变身神枪手吗?
狙击手的枪法就是个传说,说他们指哪打哪并不过分,不过,话说,现在军队中狙击手用的子弹和大部分人使用的子弹没有两样。稍不同的是,有些射手会从批量配发的子弹中挑选一些重量、形状较好的子弹,有些射手会在生产子弹过程中进行一些精细加工,不过少有军用狙击手的子弹是专门订制的。熊伟说,可以肯定的是,这会拐弯的子弹首先会选择给狙击手使用。但从长远来说,随着制造技术成本的逐渐降低,以后普通士兵也会用上这种子弹。
熊伟:现在在陆战战场上,子弹杀敌的效能是越来越低的。像二战欧洲战场是5000-6000发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在越战上子弹更是消耗到了上万发,几万发,现在杀伤敌人主要是靠炮弹、导弹和轰炸这些大面积的弹药。但是制导子弹出来之后就会让步兵的交战距离从300-400米的精确射击发展到500-600米,甚至600-700米的精确射击。它研制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所有射手都成为神枪手。
问题4、会给未来战场带来哪些影响?
在熊伟看来,制导子弹的横空出世改变的不仅是士兵,更多的则是整个陆战战场,并且那一定是空前的。
熊伟:这样在战士动作、作战配合上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进一步会影响到单兵装备,如防弹衣,头盔等的变化。如果利用到小口径的高炮上面,高射机枪上的话,对防空能力,特别是对步单兵和单兵的防空能力也会有有非常大的提高,到那时候武装直升机的作战效能也要面临非常大的威胁和变化,所以这种子弹对陆战场的革命性意义还是非常大的。
问题5、那么这种会拐弯的子弹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熊伟:从现在技术发展和各种试验来看,这种子弹的投入使用不会要太长时间,也就是3-5年的时间,会有少量试验性的子弹去投入到战场实用了,甚至有可能会更快,如果可靠性、成本上能有更大的提高,大规模装备部队的话,估计要5-6年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