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 圳活力”系列之工业之城 6月7日上午,深圳市2022年第三批新开工项目启动,仪式现场选在了龙华区迈瑞医疗器械标杆制造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制造基地及配套设施。而就在前一天,深圳刚刚发布了《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推动20个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赫然在列。 刚刚过去的半个月,深圳连续出台了三个新政,而这些政策,目标指向都相当明确——坚持制造强市。5月26日,深圳发布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30条举措,明确“开创工业立市新格局、争创制造强市新优势”;6月6日,发布《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6月8日,深圳科创委、深圳发改委、深圳工信局三部门联合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 深圳和工业的关系,似乎亲密而又疏离。当年的“世界工厂”,现在的“科技之都”,“作为现代国际化都市的深圳,还需要如此大比重的工业吗?”一直也备受讨论。此番旗帜鲜明突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这个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 政策组合拳的打出,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住制造业基本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将发挥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深圳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长远谋划布局,将提升深圳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战新”已兴,“未来”已来。工业鹏城,圳在行动。 why 深圳为何需要制造业? 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可以视作深圳安身立命之本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广东历来是制造业大省,规模实力全国领先、创新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开放合作先行地、发展环境高地。 全国和全省制造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一环 将目光聚焦到深圳,这无疑是全国和全省制造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一环。而从深圳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工业是支撑深圳发展的“脊梁”,这也体现在深圳的经济数据之中。2021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1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连续3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全市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超八成工业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增加值达1.2万亿,占GDP比重提升至39.6%;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7.6%、63.3%。 今年1-4月,即使受到疫情影响,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1-4月工业投资增长47.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7.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71.0%。 “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可以视作深圳的安身立命之本。”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表示,四大一线城市里,深圳第二产业占比一直是最高的,2021年达到了37%,今年第一季度为33.6%。“甚至可以说没有制造业,就没有深圳如今的经济体量、人口规模。过去40多年,深圳就是通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完成的原始积累。从一个出口加工型特区,演变成为中国一线城市、世界一线城市。” 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一直是深圳最亲密的伙伴 纵观深圳40多年来的发展,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一直是深圳最亲密的伙伴。从当年以“三来一补”为特征的“深圳加工”,升级为“深圳制造”,未来将进入“深圳智造”阶段。全市约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口直接从事工业,其中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发展对深圳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很多人可能会有误解,高科技产业不需要制造业。但实际上,高新科技产业恰恰是需要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兴产业,但载体是制造业;生命科学健康是高科技,但仪器制造也是制造业。高新科技能够应用到生活之中的,是需要制造业当载体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道。 他表示,放眼全球,先进制造业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的焦点。“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断强调再工业化,以科技创新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此强化实体经济,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他表示,深圳作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率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发展绘制“路线图”,展现了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担当和作为。 深圳为何需要工业?答案不言而喻。 what 深圳需要怎样的制造业? 追求跟高新技术的结合,也就是求新、求技术含量 深圳的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不追求工业门类的齐全,也不追求“重”(重工业),而追求跟高新技术的结合,也就是求新、求技术含量。深谙其道的深圳,将制造业发展的目光定在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后劲仍需进一步增强 立足城市本身,深圳拥有优良的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显示器件等3个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但是,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仍需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在今年疫情不确定性和复杂国际环境导致全球市场动荡的情况下,稳住制造业基本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 基于此,6月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重点提出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到202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在完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方面,在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深汕等区域,规划建设总面积超300平方公里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系统推进先进制造业园区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有机衔接,将先进制造业园区及周边区域生活、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纳入产业集聚区统筹布局。 到2025年,建成辨识度高、集群集聚、承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体系,制造业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巩固,面向未来的先进制造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到2030年,形成集约高效、融合辐射、优势突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格局,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内示范效应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撑深圳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规划建设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左右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粗略测算建成区面积30%,力度不可谓不大。根据已公布的布局规划,园区分布在宝安区(含前海)4个、龙岗区3个、龙华区3个、坪山区3个、光明区4个、盐田区和大鹏新区合建1个、深汕特别合作区2个。 从分布上来看,园区的布局充分考虑了各区产业基础、发展规划、空间承载等情况,基于错位发展、功能协同、优势互补的原则,有特色、有重点地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可以预见,未来这些园区将成为辨识度高、集群集聚、承载力强、高端要素集聚的先进制造业承载区,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突出园区的建设和产业的集群集聚 为何要突出园区的建设和产业的集群集聚?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创新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晖对此表示,产业集群是一批相似的、相关的或互补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集聚而成的产业组织形态。“市场主体、要素与资源在一定空间内的集聚,不仅能够使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共享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同时能够大大降低的信息搜寻成本、交通成本、生产成本、服务成本、交易成本等,共享规模经济收益。” 这样的政策,给企业的信心是不言而喻的。深圳迈瑞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迈瑞医疗作为深圳土生土长的企业,自1991年在深圳设立总部以来,一直专注于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集成高精自动化制造设备以及先进信息管理平台的智能化产业园将陆续建成。届时,标杆制造基地将成为迈瑞医疗全球供应链总部。 有目标,更有行动。就在“20+8”出台2天后,《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随即出台。目标到2025年,深圳实施“强基”“突破”“加速”“融合”“汇聚”五大工程,构建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不断增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培育若干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 抢先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就是抢占未来制高点 未来产业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抢先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就是抢占未来制高点。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行动计划》以深化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协同”为主线,围绕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五大环节,实施“强基”“突破”“加速”“融合”“汇聚”五大工程,推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人才链、围绕人才链完善教育链,促进科产教融合发展,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 “我们相信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深圳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EO张浩千表示,《行动计划》的出台,无疑给在深圳发展的合成生物企业增强信心,鼓舞着企业在深圳持续投入、加速建设。相信深圳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项目落地,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被列为深圳市前瞻布局的八个未来产业之一。看到相关政策发布后,坪山区政协委员、深圳华创芯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斌斌感叹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可见光通信终于正式有了名分,成为深圳市明确要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这将为可见光通信的快速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朱斌斌表示,可见光通信应用在国外快速发展、国内刚起步的大背景下,深圳市把可见光通信列入20+8未来产业,这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及时雨,华创芯光希望在政府的全局谋划下,积极推动深圳可见光通信产业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交流,深挖行业痛点刚需,建设行业标杆样板,打造世界级的可见光通信产业中心。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有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在深圳孕育而出。 how 深圳的制造业如何发力? 上下游、应用场景迭代融合交叉,集群发展才能更好提升深圳先进制造业含金量 未来深圳制造业立市到底怎么做?未来产业突破口在哪里?产业优势如何保持?深圳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刚表示,深圳依据现有的产业和市场优势、发展潜力,进行不断分析总结提炼,同时结合全球、全国、全省产业发展的趋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进行全方位的部署,树立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导向。比如,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等都是目前深圳非常有优势、潜力和具大发展空间的产业,指明了深圳未来产业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方向。” 郭万达对此亦表示赞同。深圳制造业较早参与到了全球产业分工,创新要与全球产业相关联。“深圳的制造业生态很好,上下游产业链相对比较完备,各种配套诸如展会、风险投资基金、交通等等优势明显,以国际化视角参与到先进制造业发展之中,是深圳要做的。 同时,在做好产业集群发展方面,郭万达强调集群本身就是制造业发展的规律,上下游、应用场景迭代融合交叉,一体化才能够更好提升深圳先进制造业含金量。“深圳要进一步加大创新研发,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多链协同,建设大学和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近期发布的政策中,也明确了这一点,这是发展的一个着力点。”他说。 “科技创新是关键。这意味着深圳要在全球产业链中努力向上攀登,通过提高技术含量,把深圳制造升级为深圳智造、深圳创造,在全球产业链里更上层楼,这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刘晓博看来,深圳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他表示,深圳产业链完整、市场化程度高、研发投入高,同时,跟国际市场联系更密切,在打造品牌、制定标准、申请专利等走在前面。此外深圳还有金融中心的优势,是三大风投创投之都,金融服务业实体经济的链条也最为完整。 “例如,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深圳工业第一支柱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近六成,产业规模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未来应该继续发挥这个产业优势,并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上实现突破。另外,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区块链、量子信息等也应该成为深圳的发力重点。期待在如此大力的政策推进下,工业深圳大有可为。”刘晓博说道。 数读 2021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1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连续3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去年,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两年平均增长3.3%;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1%,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8.2%。从行业看,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深圳工业第一支柱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近六成,产业规模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全市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超八成工业行业实现正增长。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做大做强,2021年增加值达1.2万亿,占GDP比重提升至39.6%;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7.6%、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