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界面新闻主办的2022REAL科技大会在深圳举办。在主题为《新能源智能化下半场,中国公司的机会在哪》的圆桌讨论上,光峰科技副总裁余新分享了光峰作为激光显示公司,在车载显示领域的新动态。 光峰科技成立于2006年,以激光投影为核心业务,首创ALPD激光(荧光激光)显示技术,在家用投影、影院等民用领域成绩瞩目。公司曾获深创投、松禾资本、CPE源峰等机构投资,并于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是A股市场的激光显示第一股。 2020年底开始,光峰尝试将激光投影技术应用在智能汽车领域,如智能座舱显示、AR-HUD、激光智能大灯等产品。余新认为,智能汽车上半场,电动化层面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已基本完成产业布局,催生了下半场智能化的发展。激光显示能够给人机交互式带来全新体验,光峰科技因此迎来机会。 界面新闻与余新探讨了光峰科技在车载显示领域的尝试,以下是专访内容(有删改): 界面新闻:光峰科技为什么选择此时入局智能驾驶?在上半场和下半场,光峰的角色有变化吗? 余新:其实光峰没赶上上半场,进来时电动化已经比较成熟,处于开始智能化的阶段,也就是追求用户的人机交互体验。所以相比传统的平板显示,光峰做激光显示给智慧座舱带来了新用户体验,包括我们的大屏显示、HUD,还有车内车外的信息交互、智能激光大灯等,都是围绕用户体验展开的。 界面新闻:车载显示的市场规模有多大,激光投影能从中分到多少份额? 余新:如果把所有的大屏、HUD、激光投影,包括往外的像素化大灯加在一起的话,我觉得至少是大几千亿的市场。单看激光显示现在还不太好说,要看自动驾驶的市场,如果全国2000多万辆车,都配备了激光显示的智慧表面,市场是非常大的。 界面新闻:目前车载屏显还是以LED或OLED为主,光峰以激光投影进入智能驾驶领域有什么优势吗? 余新:通常大家想到显示屏就是传统的LCD、LED,都是有屏显示,但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科幻片里,我们对信息呈现的想象是没有介质的,可以随手一挥在面前显示一个内容,没有条条框框,随心所欲。虽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这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显示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两大路线,一个是基于平板的技术,另一个是基于激光投影的技术,这两种各有各的优缺点。平板类因为是主动发光,可以抑制环境光,在明亮环境显示效果更好。 而投影类的优势是,显示设备和显示内容是分离的,可以将任意表面变成显示界面。这也正是光峰科技在车载推的理念。我们可以在车内所有表面、内饰风格不变的情况下,把车内部变成一个显示界面,包括在驾驶员面前呈现虚象,这就解放了显示受到的限制。 界面新闻:未来平板显示和激光投影显示的地位会有调转吗,激光投影会成为更主流的显示形式吗? 余新:现在激光显示还处在起步阶段,而平板显示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整个行业也投入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短期内,激光显示还是会作为它的一个补充。 从长远来看,有些情况也还是更适合平板显示的,比方说车的中控台,仪表盘,其实没有必要用激光显示,大家已经习惯那地方有个屏了,但是车窗、车内其他地方,激光显示可以作为补充,让显示无处不在。 界面新闻:此前有过报道,光峰和华为合作问界M5 EV概念车的天幕,但那款车HUD好像不是和光峰合作的,HUD产品哪些企业比较有竞争力? 余新:车内的激光投影光峰属于走得很前面的,但HUD其实很早就有公司在做,大概十年前,不过那是W型的HUD,用液晶面板做图像生成单元,像德国大陆、日本电装、国内的华阳都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智能座舱的发展,HUD从W-HUD变成AR-HUD,所以现在正是向AR-HUD升级的过程,整个行业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界面新闻:光峰以前在民用激光投影领域成果显著,把技术放到车载上面,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余新:技术是一样的,但是民用和工业类(车)的要求很不一样。比如,民用产品的工作温度可能是0至60摄氏度,但是到车上你需要-40摄氏度到-85摄氏度,或-10摄氏度到105摄氏度,还要考虑车的震动环境,所以设计需要改变和加强。 车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因为涉及到安全,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再到整个供应链,有严格的认证体系。所以从原有的民用产品向车载产品转变,涉及到整个体系的升级。一款车载产品从开始立项研发到通过检测和认证,比开发民品要久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