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至科技以“服务精密制造的先进光源供应商”为目标定位,自2018年成立以来,持续进行产品体系升级拓展和组织体系扩张进化。按照“产品、项目、行业、品牌、平台”五步走的战略稳步推进企业经营发展,目前已经形成武汉研发生产总部和深圳、苏州、济南三大国内销售服务中心的总体布局,外贸销售团队和平台初步成型,成为激光行业内初具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激光器厂商。 2022年,是光至科技成立第4年,也是包括工业激光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饱受疫情困扰的一年。光至科技在产品技术和公司发展方面有何突破?对于激光行业及公司未来发展如何展望?带着这些好奇,我们再度采访了光至科技联合创始人黄志华博士。
未来10年持续投入新能源行业 产品对标应用,对于未来重点关注的市场,黄博士表示:“未来十年,将持续关注以锂电、光伏、氢燃料为代表的的新能源市场,并大力拓展激光清洗和硬脆材料加工等行业性市场。”能源用量是工业文明发达程度的直接表征,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动力。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将是一场不可逆的长期过程,新能源行业发展过程中将不断产生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些材料的处理,技术的升级和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将会对激光这种高精度、自动化的生产力工具产生更大的需求。 锂电行业激光装备整体来说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并成规模。光至科技的光纤MOPA脉冲大功率激光器主要面向高效的极耳切割、极片清洗和注液孔、极柱清洗。此外,光至科技的500W高功率MOPA脉冲激光器在电池模组焊接和拆解回收以及发卡电机的漆包线清洗等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突破并完成了批量交付。无阳极纯铝打黑专用皮秒MOPA激光器也是光至科技开发的特色产品,有望成为锂电产线未来的标配。黄博士认为:“锂电行业激光装备中核心配件激光器的国产化替代还没有规模化铺开,期待在2023年迎来国产化激光器规模替代的浪潮。” 光伏行业激光装备市场份额相对集中,而且新材料体系和新制程路线还在快速迭代变化之中,对光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黄博士表示,除了MOPA脉冲和风冷单模连续用于光伏面板划线之外,光至科技的GT系列产品在光伏玻璃打孔应用上也实现了性能升级和头部客户批量交付。除了红外激光器之外,光伏行业大量采用纳秒和皮秒的绿光产品,光至科技基于保偏红外MOPA激光器加腔外倍频技术开发了1ns窄脉宽和40ns长脉宽的10W~80W光纤绿光产品。 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激光加工还没有形成规模,仍在新工艺或者新材料的摸索阶段。光至科技持续关注氢燃料相关材料和产品的加工工艺,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今年在数个新材料的加工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效率,预期明年会迎来小批量交付。 黄博士还提到,激光清洗是大功率脉冲激光器应用的重要场合,在轨道交通、精密模具、船舶汽车等行业都有大规模的应用前景。光至科技专门开发了100W到1000W功率段的GMC系列产品,包括单模、少模和多模,不同能量密度、凯缆长度和光斑直径可选,并为客户提供高度集成化的OEM解决方案。随着激光清洗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持续降低,特别是高功率段的性价比提高,激光清洗行业将迎来中期的景气增长阶段。 硬脆材料加工一直是光至科技重点关注的应用行业之一,黄博士提到,光至科技的200W以上MOPA激光器产品在国内多家细分行业龙头设备厂家均有规模化的交付。凭借高性能和高品质的产品,光至科技与客户一道突破了金刚石拉丝模打孔、3D减材和刀头五轴加工等精细加工工艺。光至科技为印度市场钻石切割专门定制的大脉冲能量激光器也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有望大规模交付。 产品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与价值源泉 谈到产品技术研发在企业中的定位,黄博士说到:对科技型企业而言,产品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与价值源泉。光至科技2022年在产品技术方面的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大平均功率高峰值的光纤脉冲放大的技术;二是高功率高效率非线性二倍频技术;三是在高功率紫外激光器高可靠性长寿命的固体腔型和生产工艺技术。 2022年,光至科技初步完成了纳秒脉冲激光器在红外、绿光和紫外三个波段的产品布局。红外产品部分,今年推出了750W、1000W的MOPA纳秒脉冲激光器;绿光产品部分,今年已经在80W的短脉宽与长脉宽的光纤绿光的产品方面实现突破;紫外产品部分,今年5W到30W的纳秒大功率固体紫外激光器实现了产品定型和批量生产交付。
1000W 单模MOPA脉冲激光器
80W光纤绿光脉冲激光器
30W固体紫外脉冲激光器 红外激光器主要用于金属材料加工,绿光则主要用于玻璃和光伏等半导体材料加工,紫外则大量应用于塑料和复合材料加工,更加丰富的产品种类使得光至科技可以更好地服务精密加工行业的客户。在黄博士的规划中,光至科技未来三年将逐步打通纳秒、皮秒、飞秒各种脉冲工作体制下的红外、绿光和紫外激光器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激光加工解决方案。 除了工业产品之外,光至科技还与国内知名院校和研究所合作,开展前沿光源的研制工作。公司完成的266nm深紫外皮秒锁频激光器达到了飞秒量级的时间抖动,作为光阴极激发源,配合电子加速和自由电子激光系统,在中物院完成了国际领先的高分辨CT探测实验。光至科技还为清华大学批量交付了1535nm大功率激光器系统,为先进高功率光纤激光研究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科研级产品的交付是企业研发能力的展示,也是企业向先进光源系统研发的重要台阶。 国内市场布局初定 海外市场拓展启航 2022年,光至科技初步完成了以武汉作为生产研发中心,以深圳、苏州和济南三地作为华南、华东和华北区域销售服务中心的市场布局。得益于多点布局,尽管今年各地轮番受到疫情封控的影响,光至科技始终能够保证主体稳定运行,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黄博士表示:“今年,我们完成了年初预定目标的8成左右,在疫情不利的局面下依然实现了高速业务增长。” 在市场开拓与新品研发上,光至科技有自己的优势。在团队方面,公司有以80 、90后为主体的年轻化团队,这使公司对新应用有更高的敏锐度和更快的响应度。除了普遍的工业激光应用之外,激光行业还有很多新应用待开发。过去20年,工业激光首先勃兴于钣金切割和标记市场,而后发展于3C电子行业,近期又迎来新能源行业如火如荼的兴起。每个时代都有新的热点行业,也都会对激光器的产品形态提出新的需求。黄博士认为,激光器企业应当主动迎接时代的变化,主动拥抱新行业新应用,努力开拓新品,拓展增量市场。 除了国内业务,光至科技于2021年末开始拓展外贸业务。公司组建了外贸团队,搭建了包括阿里国际站、谷歌英文官网、领英官方账号等,全面启动了外贸宣传工作。黄博士介绍:“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在外贸的市场取得了一些突破,在印度、巴西、墨西哥以及欧洲已经有了部分成交客户,客户对产品也非常认可。随着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重新整合,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激光器行业重要的市场板块。” “小学毕业”,这是黄博士对光至科技当前状态的总结。下一阶段,光至科技将围绕工业激光器产品补全品类,拓展客户群体和应用行业,强化品牌认知和市场地位。“长期来说,如果企业想要在市场上存活20-30年,就要致力于找到存量产品之外的新产品方向和新应用领域 。” 认清差距 奋力直追 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中国激光产业发展迅猛,逐步实现了部分核心技术与器件的自主研发。谈及国内外激光企业的不同,黄博士表示,一是技术上仍然存在差距,比如通快的碟片激光器,目前国内可能还没有可以相匹配的产品;相干这种老牌激光企业在技术与产品上积淀深厚;IPG在光纤激光器领域布局完备。 二是应用端的差距。黄博士称,很多应用是在国外最早发展起来,国外企业能够最早接触最先进的应用,同时根据产品需求改进产品性能。例如,国外企业进入锂电行业比较早,因此成为了一些行业的标准,因而国内企业需要进行“进口替代”的过程。在成为行业标准上,国内企业目前影响力有待提高。 三是劣质产品的低价竞争。“多、快、好、省”是规模化制造业企业的追求的最高目标。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能够做到价格便宜,性能最优,并且占据最大市场份额,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那这样的企业是无敌的。但实际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公司为了追求价格优势,放弃了对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品质控制。“我们也能听到客户对于国内部分产品品质、性能上的抱怨之声。” 当然,除了差距之外,中国的激光企业也具备自身的优势。一是面对广阔的本土市场,能够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本土化服务;二是近年来国内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进步快,能够提出自己的精密加工产品解决方案;三是在产品的成本性价比具备优势,迭代升级速度快。黄博士认为国内企业还需要5-10年来弥补这些差距,最终争取在某些领域超越国外同行。 黄博士认为,做企业,要有所坚持,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一个品牌商,要有清晰的市场产品定位。一方面,从产品研发、技术研发上找降成本空间,给客户提供又好又便宜的产品;另一方面,不能为了价格竞争主动放弃对性能、品质的要求。竞争总是存在,竞争也是企业进步的动力,但是做产品的公司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下游客户的增量需求上。黄博士透露,光至科技过去几年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都不低于10%,高强度的投入保障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高强度的投入是一场马拉松。光至科技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有着“光照万物,至诚致远”的理想抱负和价值理念,黄博士希望激光行业的同仁共同努力,使得激光装备成为智能制造的基础性生产力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