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激光制导炸弹也有自己的缺点。首先它需要载机长时间照射目标,否则炸弹就可能失的,这样就限制了载机的机动范围,容易被对方攻击,因此现代作战飞机多采用高空投弹,他机低空照射的方式。还有就是抗干扰能力较差,激光制导系统虽然方向性好,但是在大气传输之中容易受到各种烟雾、雨水等干扰,所以激光制导炸弹的全天候作战能力、投放距离受到较大的限制,这个也影响了激光制导炸弹的发展,所以21世纪激光制导炸弹逐渐退出了各国制导炸弹主力的地位,让位于制导炸弹。不过后者在精度方面仍然达不 到激光制导炸弹的水平,所以目前两者仍旧是并存的关系,也出现了加激光末制导的复合制导炸弹。 从目前国内外的资料来看,对于激光制导炸弹并没有明显的分代标准,一般按照美国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的发展来划分,第一代就是宝石路-1,它采用风标式导引头、继电式燃气舱机,鸭式气动布局,即控制舵在前主弹翼在后,结构比较简单,战术技术指标较低,投放距离近,不具备多目标攻击能力。在宝石路-1实战 经验的基础上美国又研制了宝石路-2,它在激光制导系统中引入了激光编码系统,从而提高了制导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多目标作战能力,采用折叠主弹翼,因此可以采用较大翼展的弹翼,提高了全弹升阻比,增加了投放 距离,制导和控制系统大量采用数字电路和集成电路,提高了导引头灵敏度和可靠性。
印度LCA战机目前已经量产,并且在近日开始试验挂载国产激光制导炸弹、反跑道炸弹、俄制R73空空格斗导弹、R77中程空对空导弹等。都30年了,印度LCA战机才走到这步呀!
宝石路虽然比第一代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它只能中高空投放,不能低空投放,这样载机容易暴露在对方防空系统范围之内,安全性较低,其次其制导精度不高,不具备攻击运动目标的能力,投放距离远。所以出现了第三代宝石路-3,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陀螺稳定式导引头替代了原来的风标式导引头,增加了制导系统的工作范围和作用距离,可以在低空投放,精度进一步提高。第四代宝石路-4则进一步提高了投放距离,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几场局部战争中获得的实战经验表明,飞机需要在万米高空30千 米处投放武器,所以新一代光电吊舱的激光照射距进一步提高,因此宝石路配备了滑翔弹翼以支持更远的投放距离,同时还增加了GPS/INS制导系统,以便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使用,至于激光制导系统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出现配备激光主动雷达的制导炸弹,让炸弹具备更高的投放精度和投放后不用管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