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三剑客的激光报国梦

时间:2017-02-07 08:54来源:中国青年报(北京)作者:yeyan 点击:
------分隔线----------------------------

摘要:一提起激光,人们可能想到的都是高大上的用途。不过,如今激光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汽车配件的焊接,到手机商标的雕刻,乃至墙体涂鸦的清洗,都是激光施展身手的舞台。而国产激光器的出现,则让激光在国内的大范围、低成本使用成为现实。

关键字:激光,激光技术,激光报国梦

  一提起激光,人们可能想到的都是高大上的用途。不过,如今激光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汽车配件的焊接,到手机商标的雕刻,乃至墙体涂鸦的清洗,都是激光施展身手的舞台。而国产激光器的出现,则让激光在国内的大范围、低成本使用成为现实。
 
  2007年,闫大鹏回国创立了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锐科公司”)。短短10年间,锐科公司先后创造了国内激光器领域的七项第一,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万瓦级光纤激光器核心技术的国家。
 
  这些成就,与3个海归专家的创业报国梦密不可分。
 
  创新创业就得破釜沉舟
 
  “创新创业就得破釜沉舟,不留后路。”这是闫大鹏自己总结的成功诀窍。实际上,他的创业历程远要曲折得多。
 
  1996年,已在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担任教授、博导的闫大鹏,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求学。彼时,光纤激光器刚刚在美国兴起。由于看到了它的广阔前景,闫大鹏决定在一年学习期限结束后,继续留美学习。
 
  为尽快掌握光纤激光器的技术,40多岁的闫大鹏不敢懈怠,甚至连感恩节、圣诞节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后来,他获得美国杰出人才计划青睐,拿到了美国绿卡。
 
  尽管闫大鹏后来加入了美国特种光纤及光纤器巨头Nufern公司,并享有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发现自己参与研发的产品被高价卖回国内后,觉得很不是滋味。2006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闫大鹏随海外高端人才代表团到武汉参加“华创会”,试图寻找合作伙伴。
 
  当时,中国对工业光纤激光器的需求量每年逾万台,且全部依赖进口。这些进口激光器价格昂贵,售后服务较差,让国内激光龙头企业华工科技大为苦恼。闫大鹏的到来,让求贤如渴的华工科技兴奋。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立即从外地赶回武汉,又追着闫大鹏,一直飞到北京。
 
  闫大鹏被马新强的真诚所打动,也看到华工科技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当即同意双方展开合作。回到美国,闫大鹏利用家里有限的条件做出了一台光纤激光器样机,托其岳父带回中国。这台样机在华工科技测试不到3小时,就熄火了。好在时任华工科技副总裁闵大勇拍了板:能工作两个多小时,可以了。
 
  为了确保闫大鹏全身心投入到公司上,华工科技提出,除了技术入股,闫大鹏必须投入资金。闫大鹏索性豁了出去,拿出1000多万元,与华工科技合资成立了锐科公司。
 
  就这样,“在美国什么都有了”的闫大鹏,在51岁这一年,决定携妻带女回国“从头开始”。
 
  “千人计划”牵出的缘分
 
  刚一回国,闫大鹏就收到了一连串惊喜。华工科技为他配备好了光、机、电方面的技术团队,时任华工科技副总裁闵大勇也亲自出马,负责锐科的管理和销售。
 
  因为最初的产品不够成熟,用户较少。华工科技干脆当起了“冤大头”,拿出上千万元买下锐科公司头两年90%的产品,边使用边反馈问题,帮助锐科完善产品。
 
  2009年,锐科公司已经实现了盈利。此时,锐科能够生产出10瓦到50瓦的脉冲和连续光纤激光器,也形成了100瓦到1000瓦以及更大功率的连续光纤激光器的生产能力。然而,在1000瓦以上的高功率激光器技术上,锐科仍显薄弱。恰好,李成进入了闫大鹏的视线。
 
  曾任英国GSI公司激光部高级激光科学家的李成,当时已在英国定居数年,“生活、工资待遇都很好,但总觉得缺少成就感。”特别是当看到国内院所在他研究的高功率激光器上走错了方向,李成发自内心地着急。
 
  “美国IPG的高功率激光器都是全光纤的,我们的是一节光纤加一个透镜加一个半导体,它都是桌面式的。”为了让全光纤激光器立项,时任中科院光机所所长和到此兼职的李成,跑了一整年的国家部委。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年底,西安光机所的全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超过1000瓦。看到这条新闻,闫大鹏马上通过朋友找到了李成,邀请他来锐科公司参观。李成看好华工科技提供的市场和平台。锐科当时急需高功率的技术,也让他觉得这是个回国的好时机。
 
  与闫大鹏一样,李成回国后也迅速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2011年,闫大鹏陪同李成赴北京参加第六批“千人计划”的答辩。在这里,他们恰好碰到了另一位“千人计划”专家卢昆忠。
 
  卢昆忠曾在一家美国公司做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后来,他选择回国到某家国企工作,但由于一些体制机制上的束缚,做事并不很顺利。另一方面,闫大鹏和李成发现,500瓦以上的高功率激光器有60%~70%的成本来自半导体,他们迫切需要专家解决半导体封装的问题。
 
  出于对二人的信任,卢昆忠决定加入锐科公司。仅仅一两年的时间,他就将半导体占高功率激光器成本的比例,由60%~70%降到了20%~30%。
 
  花两亿多,买三个人才就够了
 
  作为全球第三、中国唯一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厂家,锐科公司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局面,国内市场占有率3年间从零上升到了20%。它出色的成绩,吸引了航天科工集团的注意。
 
  时任航天科工集团第九研究院党委书记刘石泉,对锐科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将收购方案上报给航天科工集团,但遭到了全票否决。颇有魄力的刘石泉直接表态:“你们太武断了,要是这样,我这院长也不干了。你们能不能到锐科看一看,然后再投票。”
 
  随后,航天科工集团的大部分领导都来到锐科公司进行考察。时任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曹建国甚至感慨道:“我们花两个多亿,买他们这3个人才就够了。”最终,收购方案得到航天科工集团的全票通过。
 
  说服锐科公司股东的过程同样不容易。当时风投机构开给闫大鹏的每股收购价格远高于航天科工集团的收购价,锐科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江苏新恒通集团也是看好公司的技术团队,不愿意出售股份。
 
  为此,现任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副院长、锐科公司董事长伍晓峰邀请锐科公司的几位股东参观了酒泉基地和位于湖北省远安县的老三线基地。几位股东很受振奋,同意了收购方案。
 
  被航天科工集团收购后,锐科公司渐渐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闫大鹏告诉记者,原来锐科公司的产品质量很糟糕,返修率最高能达到50%。航天科工集团进来以后,按照高标准要求,现在的返修率已经降到了1%~2%。
 
  提高质量的同时,锐科公司还给国内市场的激光器价格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以往一台500瓦的进口激光器售价为60万~70万元,而现在同类产品的售价仅为8万~9万元。“基本上锐科出多少瓦的激光器,美国IPG就给多少瓦的降价。”伍晓峰说。
 
  如今,锐科公司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已经出口美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超过5亿元。与此同时,锐科正在研发国内首台两万瓦光纤激光器,如果进展顺利将于2018年上半年问世并投入使用。
 
  “目前,美国还对中国禁运1000瓦以上的大功率光纤激光器,但是我们已经可以做到1万瓦及以上了。整合好了上游产业链,现在要多少瓦就可以做多少瓦。”对于未来,闫大鹏充满了信心。
 
【激光网激光门户网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huahua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媒体须知】凡注明"来源:激光门户网portalaser.com.cn"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本网刊载的所有与激光门户网栏目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网上内容,版权属于激光门户网和/或相关权利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激光门户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书面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激光门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激光网激光门户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portallaser@qq.com

Copyright   2010-2035 portalaser.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激光门户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86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