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立市“强基”、15%市域面积建设园区、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锚定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标,“创新之城”深圳近期持续出台新举措,打出坚定有力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制造业立市,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产线忙碌、车鸣清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4.6%,达到近30万辆。总部位于深圳坪山区的比亚迪公司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136.5%。
图为比亚迪总装工厂。(比亚迪公司供图)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制造业的“定盘星”作用更加凸显。 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珠三角,从地方两会到近期出台的举措,经济大市深圳多次强调“制造业立市”,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 6月上旬,深圳发布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一系列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的政策。 20个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包括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8大未来产业则有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 “意见提出的‘20+8’产业集群都是深圳具有一定领先基础的产业,政策的推出显示深圳坚持制造业立市‘强基’的决心,也对深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具有重要作用。”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刚表示。 一季度,深圳20个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合计实现增加值2776.28亿元,占GDP比重为39.3%。 精准布局,15%市域面积建设园区 市域面积本就十分紧张的深圳,将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突出高端先进制造,规划建设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左右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形成“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空间梯度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土地是深圳最稀缺的资源和市场要素。300平方公里园区占深圳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的约15%,足以看出深圳的决心。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疏梅说:“空间是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要素,产业空间保障给了企业很大信心。” 今年6月,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重大项目开启全面主体施工。这一项目重点布局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及碳化硅外延片材料,项目一期投资32.70亿元,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0万片碳化硅衬底与25万片外延片。
图为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重大项目施工现场。(深圳市重投天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供图,无人机拍摄) 深圳市重投天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江说,深圳相关政策精准布局,明晰了空间定位和具体的支持方向,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构建同城同域紧密融合的“产业朋友圈”。 原始创新,挺进科技发展深水区 深圳发布的意见同时提出,坚持自立自强、创新引领;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构建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作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的核心承载区之一,深圳光明科学城正在成为高端科研资源聚集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等项目已在光明科学城投入使用,材料基因组等设施平台正在加紧建设。 “搭建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孵化、再到应用落地的创新生态链,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深圳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更多基础研究之“树”,正在不断成长。 位于深圳的新型科研机构鹏城实验室,致力于建设关键大科学装置“鹏城云脑II”,打造人工智能基础性研究平台,算力和数据吞吐能力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客观来看,深圳‘20+8’的一些产业链还存在‘卡脖子’问题,要持续创新驱动、攻坚研发、畅通链条,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