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开启两座城的奋进。9月26日,“光耀沂蒙 临沂智造”招商推介会在素有“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举行。推介会之前,十余位激光、光电等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到如画东湖畔的东湖宾馆,受邀出席沂河新区“沂蒙光谷”发展恳谈会,为临沂激光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当前,激光产业已是国内最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激光产业发展,要求“抓住激光产业破题点,催生产业新集群”,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主阵地,科学谋划、强化保障、精准发力,激光产业呈现蓬勃发展良好势头。 在临沂市大力实施“先进工业强市”战略背景下,已形成由钢铁、工程机械为主导的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其中沂河新区已集聚山东临工、沃尔沃建机、山重建机、奔腾激光等智能制造企业200余家,这些都与激光产业密切相关,包括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清洗、激光熔覆等在内的激光技术迎来了蓬勃发展势头,催生了巨大市场空间。“沂蒙光谷”项目,是为助力“智造临沂”发展和临沂千亿级激光产业崛起而打造的“工业强光”。 “激光应用场景从最初的打标到现在的切割,现在及将来会在焊接等领域呈爆发式增长。”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家科说,以华工的成长为例,激光产业是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其发展需要长期、持续的科技创新投入,不能单纯复制。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孙树峰认为,作为创新基础的人才引育极为重要,人才引进和培育的水平决定着产业高度。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平台建设、资金支持、顶层设计等方面下功夫。 上述观点,与临沂发展激光产业的规划不谋而合。2022年1月14日召开的该市激光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确定编好一个规划、壮大一个园区、搭建一批平台、建立一个智库、设立一支基金等“十个一”重点任务。并邀请中国光学学会编写《临沂激光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明确“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激光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以高标准规划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临沂市在激光产业领域起步晚但起点高,这是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临沂在激光应用,特别是大功率激光应用上优势突出。”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教授、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激光学会理事长唐霞辉建议,临沂除了要在产业生态建设上发力,还要应不局限于激光,同时在光电子领域有布局。并且要依托当地高校等人才培育机构,结合人才引进等措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与会专家学者频频关注的创新,临沂市亦有实际动作。为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该市与武汉华工激光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一基地三中心”,即激光装备制造基地、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临沂分中心、激光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华工激光北方网络营销中心,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并且积极与山东大学对接,共建山东大学临沂激光颠覆性技术与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这场恳谈会上有企业给予关注。“人才和人员的安置,特别是一线人才的安置,直接关系科技成果转化。”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建群,在提出企业引进差异化、扶持政策灵活多样、促进产业链条上下游联系等建议后,着重对留住人才进行了阐述。 “我们致力于提供最爱才的生态,在人才服务上不设禁区、不设终点,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 临沂沂河新区筹建办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张伟峰介绍,临沂市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资助;对在临沂市入选的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经费支持;对择业期内来临创业就业的博士、硕士和全日制“双一流”本科毕业生,每月给予相应的人才津贴等。政策体系覆盖人才“引育用留”各环节,确保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都能在临沂施展才华、成就价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临沂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张宝亮表示,沂河新区作为省级层面的重大战略布局,新区体制机制灵活、要素保障充分,具有更大的自主发展权和改革创新权。目前,临沂市正在研究出台《关于支持激光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全方位、全周期保障项目落地投产,力度之大、政策之多前所未有。可以说,到新区投资兴业正当其时。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含金量很高,非常符合临沂实际,对临沂激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沂蒙光谷”一定能够打造成为一个理念先进、高端集约、绿色生态的园区,临沂激光产业壮大崛起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