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为中国第一次核试验任务的参与者,在听到那声东方巨响的一刻,赵伊君在观礼台上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世纪70年代,赵伊君又转入辐射流体力学、原子结构计算的理论研究工作。在钱学森、周培源、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下,在国内首次提出从原子微观结构出发,计算其宏观力学性质的一系列具体的物理力学算法,和同事们一起编制出辐射流体力学一维计算程序和原子Xα波函数计算程序。 对于一个专业基本上定型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频繁的转行是大忌。但短短十几年里,赵伊君从物理、海军炮光学仪器,到核爆炸光学测量,再到原子分子物理,多次转换研究方向,尤其在参与保密性任务时,与外界断绝联系,不能发表论文,不能出席学术会议,需要从此隐姓埋名,放弃以往所有的荣誉。赵伊君每次都做到了,也做的很好。 以激光为国铸剑,阔步迈向世界前列 赵伊君在科研领域最后一次华丽转身,也成为他一生中“最紧张的阶段”。从1990年代初开始,赵伊君为了组建队伍,协调任务,几乎没有了“家”的概念,每天把日程排得满满的,天南海北,行无定踪。同事们称他为“空中飞人”,他自己则戏称是“吉普赛人”。 这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核试验方式由大气层转入地下,赵伊君所在的光辐射测试专业前途暗淡,研究方向面临再一次调整。“好像是我头一个就主张搞激光的人,我是比较激烈的,原因很清楚,因为搞的是强光,一个应用呢是核聚变,一个应用是强激光。” 20世纪80年代后,在上级的支持下,赵伊君被任命为我国激光“845任务”专家组组长,率领着来自全国五大部门、十个研究所数百名科技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紧紧围绕国家军事战略需求,向强激光技术的高峰发起进军,成功跻身于中国激光技术早期研究者队伍之中。 为了研究如何实现导弹被激光破坏这一核心问题,激光破坏机理可以确定激光对目标的杀伤破坏能力,验证激光武器存在性定律,赵伊君在强激光技术领域一干就是40余年。他和同事们多方收集激光研究的前沿动态,四处购置设备,自己动手搞加工、做试验,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他从擅长的理论入手探索激光破坏机理,在看不到新文献的情况下,在国内首次提出固体层裂破坏理论,并编制出相应的计算程序,取得了开创性成果。1977年,赵伊君撰写了《激光武器发展概况》综述。该文叙述了人类对于以光作为武器从“幻想”成为“现实”的历程,介绍了激光武器的特点以及优异性能,并以“谨慎的乐观态度”对激光武器的发展前景作出了科学判断。 1993年9月,在赵伊君的主持下,经过一年半的日夜赶工,我国第一个强激光试验场终于初具规模。为节省装修耗时,大家一致同意对试验楼作简单清理就开展试验。就这样在一个近似建筑工地的试验场成功地进行了中国第一次高能激光外场打靶。1996年11月,“845”任务组在激光试验场再次进行了一次更高级别的重要试验。参试人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再一次圆满完成任务,创造了中国许多第一。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三个进行过此类试验的国家,缩短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赵伊君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是他少年求索、中年勤恳、壮年取得突破的制胜法宝。赵伊君说:“一个国防科技工作者,就像一名奥林匹克运动员,他的使命只有一个:瞄准前沿,拼搏、再拼搏,冲刺、再冲刺,超越、再超越!” 中国科协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