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谁掌握的信息越迅速、越准确、越丰富,谁也就更加掌握了主动权,也就有更多成功的机会。激光的出现引发了一场信息革命,从VCD、DVD光盘到激光照排,激光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效率,以及方便人们保存和提取信息,“激光革命” 意义非凡。 激光的空间控制性和时间控制性很好,对加工对象的材质、形状、尺寸和加工环境的自由度都很大,特别适用于自动化加工,激光加工系统与计算机数控技术相结合可构成高效自动化加工设备,已成为企业实行适时生产的关键技术,为优质、高效和低成本的加工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激光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了,并还将带给我们更多的奇迹。而相对的,激光产业也正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 光谷作为中国激光产业的重要发展中心,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不少激光龙头企业就从光谷出发,并登上世界舞台,为我国激光产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为了更好地推动武汉光谷经济的发展,打造成为世界的光谷,光谷向全球发“荐贤令”,以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打造湖北省千亿激光产业链。 光谷向全球发“荐贤令” 荐才奖励最高24万元 “推荐一个人才,你最高可获得24万元的奖励。”记者昨从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武汉东湖高新区已正式实施《引进人才奖励办法(试行)》,对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机构(包括人才中心、猎头公司、中介服务机构和其他人力资源机构等)、社会团体和个人予以引才奖励,荐才成功者最高可获奖励24万元。 【荐才奖励具体方案】 ●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推荐人才入选“3551光谷人才计划”的优秀人才项目,以每批次3人为基数,每增加或减少一名入选人才,按人民币1万元给予经费奖励或经费扣除;入选重点人才项目,奖励人民币2万元/人;入选领军人才项目,奖励人民币3万元/人;通过东湖高新区口径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奖励人民币6万元/人。 ●机构、社会团体或个人推荐人才入选“3551光谷人才计划”,按优秀人才项目、重点人才项目、领军人才项目,分别奖励人民币1万元∕人、人民币2万元/人、人民币3万元/人;通过东湖高新区口径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奖励人民币6万元/人。 ●通过东湖高新区口径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或“3551光谷人才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推荐海外人才入选“3551光谷人才计划”,按优秀人才项目、重点人才项目、领军人才项目,分别奖励人民币2万元/人、人民币4万元/人、人民币6万元/人;通过东湖高新区口径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奖励人民币12万元/人。 上述海外高层次人才特指在海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有海外成功创业经验或曾任国外知名企业中高层技术、管理职位的人才。 ●推荐的人才入选“3551光谷人才计划”后,通过东湖高新区口径又成功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推荐单位或个人可合计享受奖励,最高奖励人民币24万元/人。 ●推荐的硕士以上学历或取得中级职称以上的人才经评审未能入选“3551光谷人才计划”,但在东湖高新区注册公司创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且实收资本不少于人民币30万元的,按照人民币1000元/人给予奖励。 ●被引荐、推荐的人才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 1.符合高新区五大重点产业(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 2.在高新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参与高新区企业科技项目研发工作; 3.在海内外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有海内外成功创业经验或曾任国内外知名企业中高层技术、管理职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链接】 自2009年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以来,广泛聚集海内外高端人才,共引进1000多个团队、3500多名高层次人才;141位“千人计划”入选者聚集在高新区创新创业,70人入选省“百人计划”,431人入选“3551光谷人才计划”;在高新区企业工作的博士达5000多人,四年增加量超过前二十年总和的1.5倍。 湖北省科技厅召开光通信产业和激光产业座谈会 为加快湖北高新技术产业链建设,4月8日-9日,湖北省科技厅召开光通信产业座谈会和激光产业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商光通信产业和激光产业发展大计。 8日,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在武汉光迅公司主持召开了湖北省光通信产业链发展座谈会,听取武汉邮科院总工程师余少华博士关于全省光通信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和光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负责人、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就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郭跃进指出,光通信产业是本省乃至全国与国际水平差距最小的产业,希望相关企业要注重快速发展,积极带动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壮大,为省整个光通信行业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9日上午,郭跃进就如何做大做强本省激光产业与企业家座谈。会上,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唐霞辉作了题为《实干兴“光”》的专题汇报,全面介绍了国际国内、省内省外特别是武汉光谷激光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工作思路、举措和六项建议。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锐科激光、新特光电、凌云光电负责人纷纷发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郭跃进厅长充分肯定了激光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对全省激光产业发展作出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对本省激光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指出,本省激光产业起步早、基础强、有市场、潜力大,在新的发展阶段完全有理由将激光产业作为下一个千亿产业来打造。他强调,激光产业是本省的优势产业,为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做长远,必须要大力开展联合攻关,通过同行之间的合作攻关、合作竞争达到共赢;必须大力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开发新产品,使激光产业的市场越来越宽广、越来越细化;必须要下大力气努力缩小激光产业核心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东湖国家绿色光电国际创新园建设正式启动 4月12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东湖国家绿色光电国际创新园建设规划初步制定,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我省将设立三个投资主体,平行运作。 去年11月,该国际创新园项目获科技部批复,成为全国第6个国家级国际创新园。 该项目由省科技厅和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共同组织实施。根据初步规划,将以构建绿色光电国际科技合作体系为主线,建设激光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光联网产业三大领域。园区还将构建新一代工业激发器研发平台、湖北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等国际科技合作研发平台。按规划,将先期启动创新园核心区、激光产业基地建设。 省科技厅、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拟分别委托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武汉高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全力参与园区建设。 在具体实施上,拟设立三个投资主体,平行运作,即:国际创新园投资公司、绿色光电产业园投资公司、绿色光电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其中,国际创新园投资公司负责项目核心区建设,以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为主导,规划用地800-1000亩;绿色光电产业园投资公司负责产业聚集区及辐射区建设,以武汉高科投资集团为主导,规划用地5800亩(含预留);绿色光电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以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主导,规模10亿元。 目前园区大型招商推介活动正在积极筹备中。 华工科技增资华工激光2.26亿 加码发展激光产业 日前,华工科技公告称,拟向子公司武汉华工激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增资2.26亿元。 华工科技此次增资的有实物资产和现金,包括武汉法利普纳泽切割系统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4314万元、加工设备等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价1.32亿元,还有现金5000万元。增资后,华工激光注册资本达5.66亿元。 公司称,增资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激光产业板块的股权结构,明晰资产权属关系,促进华工激光的长远发展。 不仅如此,公司年报中还把激光产业列为重要产业。公司称,伴随着装备制造业的革新升级,工业激光加工的应用将得到更多普及和推广,为精密微细制造加工装备带来发展契机。 财务上看,华工激光是华工科技的优质产业。公告显示,华工科技201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亿元,而华工激光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62.30万元,占比近1/4。 “新武汉造”打造湖北千亿激光产业链 从长征系列火箭到歼20战机,再到“辽宁号”航母,湖北团结激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在让“新武汉造”走向更宽广的舞台。 历经十余年,总部位于光谷的民企团结激光先后拿下中国激光加工应用的18个“第一”,一跃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七家能够批量自主生产4000W高功率轴快流CO2激光器的制造商,并参与国家行业标准起草。 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没有华科,就没有今天的团结激光。”谈及公司的发展历程,团结激光副总经理冯迅对记者说,上世纪90年代初,一群华科的高材生带着产业化梦想走出校门,“现在,我们的产品基本覆盖了激光全产业链。” 目前,该公司已是国内自主研发高功率激光成套设备型号最多的企业,共五大品种19种型号,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55%。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创造出我国激光加工领域的18个“第一”。通过引进、吸收和再创新,该公司成为亚洲目前唯一一家能够批量生产CP4000型高功率轴快流CO2激光器的企业,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据冯迅介绍,在铁路、汽车、国防、军工等领域,以团结激光为代表的“新武汉造”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公司已进入打造湖北千亿激光产业的第一梯队。 大建激光加工中心 实际上,团结激光已不再满足只做一个制造商。 2007年底,由该公司等国内知名激光企业联合发起建立的武汉光谷激光加工连锁有限公司,被国家发改委指定为国内唯一的“激光加工及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单位,已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以及泰国、越南等地建有近50家激光加工中心。 “生产环节的利润将越来越薄。”在光谷深耕激光产业十余年后,冯迅对记者坦言,从全球范围看,布局全产业链将是大势所趋。 该公司副董事长张熹微表示,公司将每年销售收入的8%-10%用于科研,要从产品经营性企业向激光产业链建设转变。 按照规划,在“十二五”期间,该公司将再建50家激光加工中心,其中10家位于海外,逐步谋求成为国内最大的高功率激光器、高功率激光加工成套设备的生产及出口基地,2015年的销售目标是50亿元。 资料显示,在美国,受激光技术应用影响和推动的国民经济年产值约为7.5万亿美元,涉及生物与国民健康、交通与能源、通信与IT、文学艺术与制造业等。在我国,激光技术正逐步显现出“放大效应”。 总之,光谷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激光产业大力支持,并且以优厚的待遇引进专业的激光技术人才,企图为光谷激光产业的发展添上双翼,再次让光谷激光产业腾飞,在中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