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激光市场成全球关注焦点 国外激光企业纷纷入驻

时间:2013-04-27 16:16来源:光粒网作者:cici 点击:
------分隔线----------------------------

摘要: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激光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正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国激光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欧洲债务危机也使得国际激光企业更加关注中国市场。 激光具有高相干性、方向性、高强度的特质,很容 易获得很高的光通量密度,将强的激光束聚焦到介质上,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来改变物质的性质,这就是激光加工。

关键字:激光市场,关注焦点,激光企业,入驻

    激光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因此激光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而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应用也随之兴起,激光产业在全球的发展推动着经济新一轮的竞争。

   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一直在经济方面保持着非常快速的发展。激光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科技,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各种行业。在中国,激光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而欧债危机也让全世界激光企业更加注重中国这个市场。

    激光具有高相干性、方向性、高强度的特质,很容 易获得很高的光通量密度,将强的激光束聚焦到介质上,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来改变物质的性质,这就是激光加工。激光加工技术随着光、机电、材 料、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项新的加工技术。激光加工具有加工对象广、变形小、精度高、节省能源、公害小、远距离加工、自动化加工等显 著优点,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加工过程自动化、消除污染、减少材料消耗等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激光加工主要应用在电子、汽车、机械制造、钢铁冶 金、石油、轻工、医疗器械、包装、礼品工业、钟表、民爆、服装、化妆品、烟草、航空航天等行业,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扩大,在激光打孔、激光毛化、激光切 割、激光焊接、激光热处理、激光打标、激光雕刻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一、中国激光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激光行业发展到现在,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近10年,中国激光产业增长迅速,年增长率在15%左右,几乎比国外高出一倍。但我们也应看到国内外激光产业之间的差距。中国激光产业与国外的差距首先体现在产业布局方面。可以说,在中国激光产业开始发展之初就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是行业缺乏整体规划,整个产业发展相当无序;第二,市场需求无序;第三,行业竞争无序。

    从技术方面来看,国内有些大公司已经掌握了大功率轴快流CO2激光器的制造技术,其产品已面世,并投入实际应用。国内半导体激光器、全固态激光器也有长足进步。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研制出包括光纤激光在内的新的激光技术和产品。高校还对碟片激光器的研究开展了工作。

    中国激光市场结构主要分为激光加工设备、光通信器件与设备、激光测量设备、激光器、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元部件等。中国激光加工设备市场占据激光市场最大市场分额,发展速度最快,未来市场发展空间也最大。

    据了解,我国激光产业主要集中在武汉、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其中武汉光谷,作为国内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区,激光产业相关企业达200多家,拥有华工科技、楚天激光等大批业内领军企业,总收入超150亿元,稳稳占据我国激光加工设备市场一半份额,成为我国激光产业最重的一极。

    其中,中国在中低功率全固态激光器产业化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国家“863”计划---“中低功率全固态激光器产业化”项目,2000年11月13日通过了中科院高技术局主持的鉴定。由两院院士王大珩、工程院院士梁春广、陈良惠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综合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规模已居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成功范例。中低功率输出的半导体激光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是八十年代末期新出现的激光器件。这类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使用安全、转换效率高等特点,除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高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外,在娱乐广告、建筑等其它领域的用途也日益增多。国际上的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激光产品,是新世纪激光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从“八五”初期开始,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半导体激光泵浦全固态绿激光器”的研究,1994年该项目通过了成果鉴定,并被国家科委列入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后又被国家计委列入“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经过10多年独立自主的边研制、边开发、边产业化,项目组研究设计出了适合产业化生产的激光器结构,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激光器产业化生产工艺技术。

    近几年,国内工业激光应用市场不断扩大,激光加工领域不断开拓,除了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和汽车制造业、航空、动力和能源等重工业,正逐步向精细、微细加工集中,向电子制造业、集成电路行业、通信、机械微加工,以及医疗、牙科、美容仪器设备制造业等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激光加工设备市场增长迅速,2010年,行业规模迅速发展,其增长维持在20%以上,市场规模突破55亿元,2011年市场规模在60亿元以上,激光加工设备市场呈现出稳定、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速将超过20%,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130亿元。

    二、国内工业激光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激光技术研究与国外同时起步,是当时与国外技术差距最小的高科技领域。在国家"六五"至"十一五"科技项目的支持下,逐步形成了以华中科技大学和中科院四大光机为典型代表的研究机构,在激光器的一些核心技术研发上已形成较全面的技术成果,形成了5个国家级的激光技术研究中心。其中,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和最早开设激光学科的华中科技大学均坐落在武汉,成为我国激光技术的发源地。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一直呈指数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华中、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四大激光产业带,有21个省市、地区生产和销售激光设备,常年有定型产品生产和销售,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有200家左右,以激光产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有两家。2008年全国激光产业销售总额达到了80亿元。

    中国工业激光的发展也正在紧跟国际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

    1、通过上市融资,龙头企业正在形成

    中国第一个以工业激光为主打产品的上市公司是华工科技股份责任公司,2005年深圳大族激光公司紧跟着成为第二家工业激光上市企业。华工科技以生产高端的激光工业设备为主,大族激光以生产量大面广的低端激光工业设备为主。但大族激光通过2008年再次融资9亿元,目前正在向高端激光工业设备进军。2009年华工科技股份责任公司也实现了再次融资4.58亿元,将主要投向5个项目:高档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生产线建设项目、先进固体激光器产业化项目、激光特种制造装备、半导体材料激光精密制造装备以及激光加工工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走国际合作道路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核心竞争力正在形成

    为应对市场竞争,中国工业激光企业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抗衡国外激光工业设备大量进入中国的现状。深圳大族激光公司正在建设激光研究院,聘请国内外知名激光专家进行研究工作,并聘用了曾在德国Rofin公司长期工作的吕启涛博士为公司的技术老总。华工科技公司也引进了阎大鹏博士,开发生产出了光纤激光器。武汉法利莱激光公司收购了澳大利亚激光企业,提升了激光切割机的技术水平。武汉华俄激光公司引进了俄罗斯的固体激光切割机技术,在国内首次成立了中俄合资的激光公司。

    3、国民经济支柱行业正在加大使用激光制造设备的力度

    武汉钢铁公司正在建设"激光加工工艺研究中心",并与激光企业联合开发激光冷轧板拼焊设备、东风汽车公司越来越重视轿车车身的激光焊接、南车集团也开始将激光设备用于火车制造、武昌造船厂已购买多台激光切割机。

    4、中国激光产业链正在形成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激光企业正在寻求自身的定位,逐步在形成产业链。如北京卓立汉光专门生产激光调节支架、广东许多中小企业专门生产激光设备的机箱、河南南阳生产气体激光器的风机、湖北老河口生产大型激光工作台、成都东骏激光公司专门生产固体激光晶体。

    5、新一代工业激光器正在受到激光企业的重视

    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龙头企业正在开发新一代工业激光器及其应用装备:光纤激光器、紫外激光器及其精密加工设备、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其焊接、热处理设备、高功率碟片激光器及其焊接设备、高功率气体激光器及其切焊组合设备等。

    我国制造业正积极转型,这将带动激光产业的发展。例如:目前鞍山和温州都在积极建设激光及光电产业园。光电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将引领产业变革!

    三、迅速发展的中国激光产业

    2011年,中国工业激光市场总金额达到19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25%,是历年来增长最快的速度;激光技术应用的扩大,以及下游产业的增长,为中国激光市场提供了高速发展的动力。

    2010年,中工业激光设备市场产值达7.35亿美元,其中大功率的激光设备产值占七成,低功率的激光设备则占三成左右。2001至2010年该行业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1.7%。

    市场对大功率的激光设备如应用于金属切割和焊接等需求不断增加,而低功率的激光设备被发掘应用于更多不同的产业,如家具和服装行业等,低功率的激光设备市场潜力不亚于大功率的激光设备。

    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高精度的加工工序必须使用激光加工设备才能够完成,大量传统加工生产设备面临升级换代的迫切任务将加速中国激光加工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发现在中国激光市场活跃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激光公司,中国市场正逐渐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四、中国将成为通快最大的海外市场

    2012年8月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今天上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2天的正式访问。今年正值中德双方建交40周年,在欧债危机久拖不决,中欧贸易近期面临挑战的背景下,默克尔此访仍然聚焦双边经贸议题。本次随访的德国经贸团整容结构强大而完整,既有世界500强企业如西门子、巴斯夫、大众汽车等,又吸纳了代表德国产业发展模式的优秀中小企业代表如德国创新型科技公司通快(TRUMPF)等。

    有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德经贸合作在中欧整体经贸关系中的地位已至关重要。2011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1691.5亿美元,占中国与整个欧盟贸易额的30%,中德贸易额相当于中国同英、法、意三国贸易额的总和。目前,德国已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欧盟内最大的外资和技术引进来源国。值得一提的是,悬而未决的欧债危机已开始对中国制造业产生影响。本次默克尔访华,其随行企业代表中的德国制造业领域精英企业如通快等,无疑将为中德制造业领域合作开拓新思路,注入新能量。

    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的通快集团董事长Nicola 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于装备制造商如通快而言,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加之中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激励,将引领中德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与共赢,而通快过往的经验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就通快中国公司而言,2011年其业务增长超过了100%,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人民币,中国成为了通快集团全球第三大市场。"

    Nicola 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进一步强调了通快中国战略的核心:"我们是一家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通快希望在中国建立长久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短期盈利,我们在中国生产,是为了更贴近中国客户,也为了我们共同的成功。中国非常有潜力成为我们最大的海外市场。"

    其间,业内专家认为,Nicola 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的认识体现了德国中小企业在华投资战略的转变:德国企业家逐步淡化中国世界工厂的角色,而是将中国战略作为德国企业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通过共享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互补来实现战略双赢。这一投资战略有利于加速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Nicola 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为通快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董事长。她在2011年金融时报"全球商界女性50强"评选中,荣登全球第40位;同时在《财富》杂志"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排行榜"中排名第47位。Nicola 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目前已经在这个家族企业中工作了27年。同时,她还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西门子和阿克塞尔o施普林格等公司的非执行董事。

    五、DILAS:2012年中国市场增幅预超50%

    DILAS的主要产品为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和激光二极管模块,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国防、印刷、医疗、工业制造和科研等领域。在接受OFweek激光网采访时Marcel Marchiano教授表示,2011年DILAS的业绩增长了40%,尽管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激光制造商再次遭遇订单下滑。在全球股市动荡不安,欧债危机迟迟未散,经济增长放缓这样的背景下,DILAS业绩仍保持40%的增长就显得非常难得,同时也显示DILAS产品的技术优势。伴随着各大主要激光企业业绩的增长,2012年的激光行业的发展前景更显明朗。

    DILAS公司CEO Marcel Marchiano教授表示,2012年DILAS希望在中国市场实现超过50%的增幅。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变缓,但是2012年中国市场仍将是DILAS最重要的市场,中国市场业绩也将由去年的10%增加到18-20%。Marcel Marchiano教授强调,DILAS在中国业务并没有受到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反而接到的订单源源不断。被问及原因,Marcel Marchiano教授表示,DILAS在中国已经是NO.1,DILAS将会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目前中国的客户越来越多的关注产品的品质,而不仅仅是价格。好的品质才能赢得客户,为此DILAS更加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工艺水平。2012年DILAS将会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激光产品。

    Marcel Marchiano表示,DILAS当前的主要市场分布在欧洲、美国、中国,其次是日本、以色列。其中美国市场的主要业务是国防应用,占了70%的比重,工业应用市场份额则比较小,仅占30%。而DILAS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比重却刚好相反,工业应用比重占70%。在欧洲,DILAS工业应用市场份额占90%,其中德国是最大的市场,其次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

    为了快速响应用户需求,DILAS在德国,美国和中国都设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同时DILAS也非常注重研发的投入,在德国和美国都设有研发部门。美国方面主要是用于国防科技的研发,而在德国则侧重工业领域的研发。

    六、IPG将先进的光纤激光器带到中国

    IPG 光子是世界上一流的高性能激光器和放大器产品开发、生产机构,产品涉及众多领域和市场。

    IPG 光子的高、中、低功率激光器和放大器产品被广泛地用于材料加工、通信、医学和高端领域。

    IPG产品正在以全新的激光应用取代众多领域内传统的激光应用。作为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开发和商业化领域的先驱,公司正凭借自己的品牌和地位使自己的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地扩大。IPG激光器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价值将继续取代许多现有应用领域的传统激光设备,简言之, IPG产品正在使今天的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使明天的应用在今天成为可能。

    IPG采用纵向的集成开发和生产战略,令客户需求得到满足,开发速度加快,成本不断降低,产品收益不断提高,同时使产品保持高性能和质量标准。作为一家全球化公司,IPG在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设有生产设施,在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英国设有销售机构。公司面向全球不同市场、有能力将IPG产品集成在自己系统内的OEM、系统集成商和终端用户销售产品。自从1990年成立以来,IPG已向全球500多家客户提供了超过21000台设备。

    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IPG一直将中国作为重点市场开发,事实证明中国激光市场也成为IPG增长的亮点。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制造业对高功率激光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例如汽车、造船、航空、航天、石油能源、铁路等。IPG一直致力于将成熟的工业光纤激光器引入制造业,为此其与中国本土激光设备制造商密切合作,推出先进的光纤激光加工设备。

   除此之外罗芬、相干、大通、百超等国际激光企业都积极在中国市场展开销售,这在每年的光博会中就可以看出。尽管美国制造业恢复缓慢,欧洲债务危机看似遥遥无期,越来越多的国际激光企业更加关注中国这个新兴的市场。

    七、中国激光市场成为关注焦点

    与市场预期几乎一致,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4%。这样的增速不仅创下了14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也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首次低于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温家宝总理在中国GDP数据公布前表示:“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应该说比较好。现在可以有信心地讲,中国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会进一步企稳。”

    工业增加值再度回升至9%上方,过去几个月一直拖累其经济表现的石化行业也开始企稳并开始稳步回升。钢铁行业似乎仍在减速,但此前公布的10月上旬的粗钢产量数据显示,在价格近期反弹的带动下,中国的钢铁企业也开始复产,日均粗钢的产量也再度攀上高位。

    中国制造业在10月份出现好转迹象,进一步证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持续两年增长放缓之后正在企稳。反映中国工厂订单状况的最早指标—汇丰(HSBC)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预览值从9月份的47.9升至10月份的49.1。分析师们表示,昨日的PMI预览数据在突显中国经济显然具有韧性的同时,也降低了政府作出更大刺激努力的可能性。

    在“十八大”召开之际,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虽然没有了前几年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但是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外部环境下就显得尤为的抢眼,也对世界经济苏复注入了新的血液。

    在欧洲各国仍在忙于自救和被救、美国“大选”仍在为经济放缓争吵的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犹如“明灯”,让人不得不更加关注中国市场。虽然经济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的消退,但是随着“四万亿”后,中国又加大了对内需的刺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升级,对于工业激光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正在加快高铁和地铁的规划建设,相信这激光带动工业激光设备的再一次发展。

    我国激光产业虽然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激光技术的重视,企业对核心激光技术的追求和激光人才的不断丰富,相信未来我国的激光产业将会有新的飞跃,同时,各国激光企业的入驻,这表明中国激光市场在未来仍是全球的焦点。

【激光网激光门户网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光粒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媒体须知】凡注明"来源:激光门户网portalaser.com.cn"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本网刊载的所有与激光门户网栏目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网上内容,版权属于激光门户网和/或相关权利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激光门户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书面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激光门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激光网激光门户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portallaser@qq.com

Copyright   2010-2035 portalaser.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激光门户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86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