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大鹏清楚地记得,当他2007年回国与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000988,SZ)合作成立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锐科”)时,国内激光产业链还很零散,那一年,中国激光装备销售总额不过60亿元。而如今,国内激光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分布,2013年激光装备销售总额达到300亿元,如果算上激光应用市场,整个激光产业链产值为750亿元。 身为锐科的副董事长和总工程师,闫大鹏对此喜忧参半。 喜的是公司目前接到的产品订单越来越多,部分功率的光纤激光器已经处于“脱销”状态,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加大;忧的是公司的技术产品面临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也开始越来越激烈。 他既为激光产业递增速度越来越快而高兴,却也担忧中国作为全球第三大国际激光应用市场,一些核心器件依然要依赖进口,高端市场仍被国际企业把控。 全球重要的激光市场 在激光产业发展的历史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是,1960年7月,美国休斯公司西奥多·哈罗德·梅曼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红宝石激光器。但人们不知道的是,仅隔半年多,1961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就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如今,发展50多年来,中国激光产业已初具规模,主要涉及工业、医疗、军事和文化等方面。产业链也已初步形成,涵盖了上游的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中游的激光器及其配套,以及下游的激光应用。2013年,中国激光装备销售总额达到300亿元,整个激光产业链产值为750亿元。 “中国激光产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产业集群,最有名的当属武汉光谷。”中国科学院战略产业技术分析中心、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执行副主任叶茂对本刊记者说,这种趋势还在不断扩大,近几年各地不断涌现出激光产业集群。 目前,中国激光企业已有近千家,主要位于湖北 、北京 、江苏 、上海 、深圳和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且主要分布在五个产业带:珠三角、长三角、华中、环渤海地区和新兴的东北工业振兴区,而西部产业带也将成型。 其中,武汉早在1988年就开始打造激光产业,现已有200多家激光企业,核心企业达30多家,产业规模达100亿元。而深圳也已成为继武汉之后的第二大激光产业集聚地,企业规模和产值均与武汉相近。 全球最大的激光企业德国通快(TRUMPF)激光公司(以下简称“通快”)中国区总裁乐安德统计的数据显示,当今国际激光市场,超过90%的激光器制造公司分布在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 4个国家。 他认为,这些国家也是全球重要的激光市场,中国目前以占比21.3%排在欧盟和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激光应用市场,“2014年和2015年全球激光市场将稳步增长,到2017年,全球激光市场产业规模将超过110亿美元,其中,中国激光产业将占到1/3。” “激光是传统企业升级换代的重要工具,中国激光产业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中心主任、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朱晓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的激光设备也被国际认同,并出口到国外。 公开数据显示,2003年至今,中国激光设备出口持续保持增长势头,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韩国 、印度等国家和地区。2007年出口总额已超过4.6亿元,2012年高达12.5亿元。叶茂透露,2013年中国激光装备出口产值约为30亿元,出口已有一定的市场和规模。 核心产品话语权缺失 “但是,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激光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叶茂表示,出口量明显小很多,且主要是在东南亚、南美和中东地区等市场。另外,中国作为全球激光重要市场,很多国外激光企业都在中国进行扩张,这些企业普遍要比中国的企业要大,未来几年竞争会更加激烈。 从这组例子里可窥一斑。 继传统气体、固体光纤器之后,光纤激光器等新型激光器正成为激光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锐科作为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国内最大、专门从事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虽然其在中小功率光纤激光器占据国内30%的市场份额,也研制出10000W光纤激光器,但还在试用阶段。而美国IPG PHOTONICS早已研制出5万瓦级光纤激光器,其光纤激光器在全球市场占据75%的份额。 2013年,中国最大的激光企业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008.SZ)实现营业收入43.34亿元。同期通快实现营收23.43亿欧元(约194.5亿元),在中国实现营收20亿元,并安装了超过5000台机床和激光设备。据了解,通快近期很有可能落户武汉。 此前,通快先后在江苏太仓和广东东莞投资了四家生产化企业,生产数控钣金加工机床与医疗设备等。 “要先把国内市场的份额打下来。”朱晓说,和国外相比,中国的激光产业一直处于“跟着跑”而不是赶超的状态,中国激光企业还是在低端市场挣钱,“市场大了,有实力的企业都来了,中国的激光企业还能不能顶得住?” 叶茂对此进一步解释说,中国激光企业在核心产品上的话语权不够重,高质量的特种光纤需要进口,而放射源芯片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厂商可以生产,多为代工生产,主要也是向国外进口,高功率的激光器也依赖进口,“所以中国的激光产业呈现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 “特别是芯片,一旦别人不给你进口,那么整个产业链就无法构建。”闫大鹏告诉本刊记者,而这又导致成本非常大,锐科每年采购芯片的成本就超过1亿元,“这些核心技术一定要国产化,进行垂直整合而不依赖别人,中国的激光产业才算真正发展起来。” 他还透露,锐科目前已在特种光纤材料方面有所突破,年底能有望面世。而在芯片方面,也已单独成立芯片公司进行研发,“如果芯片到时也能国产化,整个产业链也就齐了。” 弗朗霍夫研究所模式 几乎与国外激光技术同时起步,为何中国激光产业发展却落后了呢? 叶茂认为,从技术过硬程度上来说,国内跟国外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和工艺制造方面,在这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叶茂与朱晓均认为,这还在于产学研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高校到市场缺少技术产业化的中介模式。虽然产学研一直在做,有些技术也有,但是没有把技术与市场结合起来。他们建议这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弗朗霍夫(FRAUNHOFER)激光研究所模式的经验。 作为一家应用型研究机构,弗朗霍夫模式的实质在于,它在政府、大学和产业技术需求之间架起一座跨越创新鸿沟的桥梁。大学从事基础研究并培养学生雇员;政府一方面在自己的实验室里进行研究,一方面向弗朗霍夫学会提供基本投资,使合同研究的成本保持最低;企业提供合同和生产制造及市场化的可能性;学会研究机构自己培养工程师,并充当技术和产业应用之间的“导管”。 叶茂举例说,比如企业看中了技术就可以与该研究所进行深度合作,或者企业建立基金委托研究院来做。 再比如美国和日本每年都会推出创新计划,以悬赏或者指派的方式委托相关机构进行研究再进行产业化,这些研究机构多半来自企业而非高校,或者是高校与企业联合,这样就避免了产学研的严重脱节。 反观国内,业界公认的国内产学研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以中国科学院为依托的北方流派、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依托的中部流派和以资本为依托的南方流派。在这三者之中,以深圳、广东为代表的南方流派属于偏商业性的发展模式,产学研相对紧密。 这也导致后续人才培养过于依托大学,且与市场脱节,高尖端人才明显短缺。 闫大鹏就直言,部分从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进行对接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快速地实现产业化,锐科采取的办法便是直接从海外聘请有经验的人才。 值得庆幸的是,叶茂透露,类似弗朗霍夫这种研究院的模式湖北省也在酝酿,并考虑设立湖北省激光产业研究院。 “当然,激光产业要发展得好还与国家的规划有关。”朱晓说,当前的国家政策都表明要支持科技产业发展,但都太粗糙而非细分,可操作性不强,激光产业只是在这些大的政策之中,这需要规划政策进行调整。 据悉,德国早在2000年就有“Laser 2000”(激光2000年计划),且在不断更新。前文提及的美国和日本每年也会针对激光推出创新计划,这些计划会明确落实10年、20年内激光发展哪些重点技术,甚至细化到要发展哪些功率的激光器。 而在闫大鹏看来,国家制定的部分政策并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他举例说,国家对企业进口2000W以上光纤激光器予以免税,以前中国企业不能自己生产这类激光器时是利好,但如今国内已有数十家专门生产光纤激光器的企业,这样就会导致国产与国外产品不在一个平台上竞争,无形之中降低了企业竞争力。 国际化任重道远 面对国外企业抢滩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做呢? 叶茂坦言,前两年国内企业存在相互拆台的现象,互相压价,国内企业要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一致对外。他认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大家分工应该更加明确,进行差异化竞争而不是相互之间踩地盘。 在此基础上,闫大鹏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企业要在研发上下功夫,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性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并进行更新换代,而这需要大量成本进行投入和高尖端人才。 “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过程很漫长,而且需要企业自身形成全产业链的配套。”光谷光电信息产业联盟、光谷光电中小企业产业协会秘书陈依伊告诉本刊记者,比如芯片如果研发成功,可能和国内已有的产品不能进行配套,因此国内只有少部分企业有能力去投入和研究。另外一个捷径就是与国外企业合资或者直接进行并购,这些都需要促进资本与激光产业的结合。 “所以企业一方面需要自主研发,一方面也需要走国际合作的路子。”朱晓进一步分析称,也就是用市场换技术,虽然不一定能换来核心技术,但对于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却有一定的帮助。 这也在激光产业达成了共识。6月27日在武汉举行的首届国际激光产业高峰论坛上,刚刚成立的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激光产业分会,与楚商资本集团、平安银行等共同设立了总额达50亿元的首只激光产业基金,用于国内企业股权投资、并购以及信用贷款。 “还需注意的是,国内企业在激光应用方面要与各行各业交叉融合发展。”朱晓说,激光市场是越做越大、越吃越多的一个行业,因为很多领域激光都能进入,所以要把激光应用市场开拓出来。 叶茂则表示,如果不算应用领域,全球激光市场也就百亿美元,所以激光产业应该是由10亿元产值的激光器,挑动50亿元产值的激光加工系统,再挑动500亿元产值的应用领域。 “做到这些后,中国激光企业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化。”朱晓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