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谷:打造光电行业创新梦工厂

时间:2012-07-17 10:04来源:互联网作者:admin 点击:
------分隔线----------------------------

摘要:武汉中国光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

关键字:激光,激光器,激光显示

  中国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三湖六山之间。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各具特色,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

  武汉中国光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5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主导制定5项国际标准,诞生全球首台全高清激光电视……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每天都在演绎着创新创业的故事。

  科技创新:每天申请20件专利

  1976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拉出了我国第一根符合国际标准的实用化光纤。自此,武汉邮科院开创了我国乃至世界光通信技术领域的一系列第一:全球第一套互联互通全光网设备;我国第一个光纤通信用长波长光器件;我国第一个光纤通信系统工程。

  从1993年诞生我国第一套565Mb/sPDH设备,到2011年底实现单根光纤传输数据量超过240Gb/s,邮科院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始终走在世界光通信领域前列。

  在激光技术领域,中国光谷的创新也令人瞩目。

  2007年从海外归国的闫大鹏博士与光谷激光龙头企业华工科技合资成立武汉锐科公司,开启了国产光纤激光器的创新之路。如今,锐科公司生产的激光器挺进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市场,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使外国企业同类产品主动降价50%。锐科已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跑者,拥有我国发明专利4项、美国专利3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

  作为继中关村之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每天都在创新。

  这里研发了全球首台71英寸LCOS激光显示器、我国首台紧凑型4000瓦轴快流二氧化碳激光器,主导制定了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10项、行业标准180项,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光通信领域80%的重点课题。

  东湖新区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兆忠介绍,2011年,光谷申请专利7198件,平均每天20件,其中发明专利3253件,平均每天10件。

产业创新:每天诞生6家企业

  东湖新区聚集着42所高校、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70个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5名两院院士、30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支持下,这一智力优势逐渐转化为产业创新的活力。

  光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光谷最为耀眼的产业集群。在这一产业中,涌现出以烽火科技集团为龙头的1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2011年实现总收入1450亿元。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新区党工委书记马旭明介绍,中国光谷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6%,国际市场占有率25%;光电器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60%;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50%。“光谷创造”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光电领域竞争的王牌。

  在做大做强光电产业之后,中国光谷又瞄准科技前沿,不断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占领新兴产业高地。

  生物产业就是光谷产业群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计划引进1000家生物企业,打造成为光谷第二个千亿元国家级产业基地。经过3年多的建设,在荒郊拔地而起的光谷生物城已入驻企业300多家,其中有辉瑞、拜耳、赛默飞世尔、霍尼韦尔等世界500强企业4家,企业总收入已突破300亿元。

  此外,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集群正迅猛发展。

  马旭明说,光谷是产业创新的理想之地,注册企业已达2万多家,每年以注册企业2000家以上的速度增长,平均每天诞生6家。

  制度创新:每天引来3位高层次人才圆创业梦

  中国光谷实施一系列制度创新,吸引人才和资本聚集,为创新创业提供不竭动力。

  2008年,光谷推出“3551人才计划”,即用3年时间,重点围绕光电等5大产业,引进和培养50名左右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

  光谷设立了人才特区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不少于1.5亿元,对引进的世界一流创新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对“3551计划”入选者给予60万——500万元支持,其中对入选“千人计划”者给予300万元资助。

  光谷还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他们专门设立留学生创业园等各类孵化器18家,配备“人才服务专员”协助处理企业注册、公共关系、项目申报等事务。

  三年多来,光谷引进了海内外1000多个团队、3000多名高层次人才,相当于一天3名。世界知名学者、纳米专家王肇中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邓子新等纷纷落户光谷。

  资本制度的创新助推企业的创新。光谷以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驻,并开展创新业务。目前,区内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达60余家,资金总规模超过200亿元。

  创新使中国光谷始终处于发展的快车道。“十一五”以来,光谷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29%以上的增幅,2011年完成企业总收入3810亿元,成为中部地区经济版图中最为耀眼的高地。

【激光网激光门户网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媒体须知】凡注明"来源:激光门户网portalaser.com.cn"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本网刊载的所有与激光门户网栏目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网上内容,版权属于激光门户网和/或相关权利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激光门户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书面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激光门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激光网激光门户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portallaser@qq.com

Copyright   2010-2035 portalaser.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激光门户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86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