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美国两大激光武器制造商

时间:2014-05-12 14:30来源:未知作者:yeyan 点击:
------分隔线----------------------------

摘要:美国在激光武器方面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美国计划在2014年实现激光武器装备海军舰艇。在激光武器系统开发方面,美军积极与企业合作,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在美国已有多家企业具备开发激光武器的能力,接下来将为您简单列举。

关键字:激光武器,Niowave公司,波音公司

  自从上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军队和承包商就研制出了多种大功率激光器,足以击落导弹,炮弹和飞机。

  美国在激光武器方面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美国计划在2014年实现激光武器装备海军舰艇。在激光武器系统开发方面,美军积极与企业合作,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在美国已有多家企业具备开发激光武器的能力,接下来将为您简单列举:

  1、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此外,波音公司设计并制造旋翼飞机、电子和防御系统、导弹、卫星、发射装置、以及先进的信息和通讯系统。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务提供商,波音公司运营着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波音公司还提供众多军用和民用航线支持服务,其客户分布在全球90多个国家。就销售额而言,波OFweek激光网音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商之一。

  其中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Boeing Integrated Defense Systems),主要生产军用飞机、导弹以及运载火箭等产品。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大的承包商。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为全球的国防、政府和商业用户提供大规模系统的“端对端”的服务。

  这些大规模系统将复杂的通信网络和基于陆、海、空及太空的平台结合起来,提供非常广泛的国防和空间系统、产品及服务。它设计、制造、改装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旋翼机、空中加油机、导弹及武器系统并提供相关支持,而且处于无人驾驶系统军事技术领域的前沿。综合国防系统集团还支持着美国政府的数个重要国防项目,包括防御署的地基中程防御项目、国家侦察办公室的未来成像系统、美空军运载火箭项目,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等。作为系统集成商,该集团承接了一些新项目,包括美国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和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美国国防部的先进超视距终端系列,以及美国运输部的爆炸物探测系统等。

  波音公司最近在激光武器方面取得突破,该公司的定向能量系统部门在阿尔伯克基研发了一种固态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最终可能会服役美国军队,可以摧毁简易爆炸装置和无人机,也可击落火箭。

  波音公司定向能量系统部门副总裁麦克-瑞恩称:“我们团队已经显示我们有能力让该固态激光系统服役战场。”

  此外,美国国防部“耐用电子激光器倡议”项目与波音公司签下一份600万美元合同,让后者研发新型固态激光系统。该项目旨在设计新型固态激光器,代替更难装调的化学激光器。波音公司将向美国国防部寻求资助,以继续完善该系统,使其能安装在传统的海军战舰 甲板武器上。

  瑞恩还表示,该技术仍在实验室研发,所以波音希望得到政府资助以推进此项目顺利进行,而且该固态激光系统是否会被美国军队选中还尚不得知。这项技术以用于工业的个人和商用激光器为基础,生成了可用于武器装备的高能激光束。   北美军事分析员麦克杜格尔告诉《华尔街日报》说,未来合同将由联邦国防预算决定。即使预算阻碍了激光技术的研发,但由于激光武器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美国绝不会放弃开发激光技术。

  2、Niowave公司

  Niowave公司正为美国海军开发下一代激光武器,并将其命名为“圣杯激光器”。

  海军希望激光武器的光束功率能够在数英里外对来袭的导弹进行拦截,并且具有“无限深度的弹仓”。

  该激光器类型为自由电子激光器。由一台超导直线加速器驱动,与该公司创始人在密歇根大学建立的超导回旋加速器相类似。目前等待测试的激光器原型机设置于一个长约50英尺的混凝土隧道内。

  激光器要开始取代传统的武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地面和海面,激光束会受到大气条件的影响,雾、灰尘和烟都会减弱激光束的作用。要产生使激光器工作的巨大电力也会产生热,而产生的热又会给敌人提供目标。按定义来说,激光器属于直射武器,而现在的趋势是间接火力和远距离作战。当你能用激光照射别人时,对方也就能看到你了。这样又一次为敌人提供了机会。美国科学家联盟的伊万·奥尔里奇说,现在的比赛对手是:导弹,子弹和炸弹。激光器要加入比赛,就必需证明它更加有效。

【激光网激光门户网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huahua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媒体须知】凡注明"来源:激光门户网portalaser.com.cn"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本网刊载的所有与激光门户网栏目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网上内容,版权属于激光门户网和/或相关权利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激光门户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书面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激光门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激光网激光门户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portallaser@qq.com

Copyright   2010-2035 portalaser.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激光门户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8689号-1